在圣经《以斯帖记》中,有一幕让我久久难以忘怀——那是在王宫中的一场筵席上,一位女子,用柔弱的声音和坚定的心,挽救了她的民族命运。
她的名字,叫以斯帖。
一、不是每个英雄都披甲上阵
以斯帖的故事发生在波斯帝国的宫廷中。她本是一个被掳的犹太孤女,后来因王后选秀而入宫,被选为新一任王后。
然而,正当她生活趋于安稳时,一场危机正在逼近。权臣哈曼设计要灭绝全国的犹太人。以斯帖的养父末底改劝她挺身而出,而这意味着:她要冒死闯入王的内廷——在那样的体制中,哪怕是王后,若未经召见擅入王前,也有性命之忧。
面对危机,以斯帖选择了信心与行动:“我若死就死吧。”她不是鲁莽上前,而是决定用“筵席”作为转机。
二、两场筵席,一步步走向胜局
她先是邀请王与哈曼共赴筵席。在第一次宴席上,她并未立刻表明请求,而是轻声说:“请王明日再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。”
第二天,她才在筵席上揭露哈曼的阴谋——她说自己和本族人将被灭绝,她正是犹太人。王震怒,最终下令处死哈曼,挽救了犹太人。
两场宴席之间,似是缓慢铺陈,实则智慧过人。她:
-
给王留下悬念,激起兴趣;
-
让哈曼放松警惕,自觉得宠;
-
留出神“插手”的空间——正是在那夜,王失眠翻书,发现末底改的功劳未被赏识,从而为之后反转打下伏笔。
她像一位安静的棋手,一步步将局势引向正义与拯救。
三、有时候,最深的勇敢,是不动声色
“筵席上的以斯帖”不是一场冲锋陷阵,而是一种极致的智慧与掌控力。
在我们生活中,也常会面对“不能冲动、又不能沉默”的时刻:工作中的危机、家庭中的不公、面对不合理规则时的两难……
我们或许没有王宫的权谋,但我们也需要:
-
在冲动与退缩之间,找到“智慧”的位置;
-
在害怕中学习等待,在沉默中预备力量;
-
在关键时刻,温柔却坚定地发声。
以斯帖的成功并非偶然,她为此禁食三日,为民族祷告,为时机沉默。她知道:智慧需要时间酝酿,勇气也可以温柔地呈现。
四、给家人们的一点提醒
也许你正面对人生中的“哈曼”——一种压迫、误解,或让你想逃离的局面。请记住:
-
勇气,不一定是大声呐喊,也可以是静静等待后精准出击;
-
行动,不一定是马上回应,也可以是蓄势待发;
-
信心,是在看不见神的时候,仍然愿意相信祂在掌权。
愿你成为“筵席上的以斯帖”那样的人,在人生重要的筵席上,优雅、坚定、充满智慧。
评论(0)